知网论文查重 > 科技资讯 > 文章页

知网年利过亿的那些事

2022-01-20 09:34 中国知网论文查重宝典 资讯

转载知网查重宝典网
有关中国知网(同方知网)的负面新闻,甚至是丑行,甚嚣尘上。同方知网擅录九旬教授论文赔偿70多万,老人勤勤恳恳创造知识成果,却得不到尊重,令人寒心。而老教授对此一无所知,更没收到知网的一分钱稿费。知网查重宝典网也非常关注,知网查重宝典网希望中国知网数据库能切实为科技服务,科技人员服务,广大学子服务,而不是为钱服务。
 
中国知网擅录九旬教授论文赔偿70多万#登上热搜,引发热议。报道的主人公,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退休教授赵德馨。他发现自己的160多篇文章被收录到“中国知网”的数据库,读者需要付费下载。“还通过电脑、手机这些端口来传播,不仅不告诉我,读者包括我自己下载还要付费”。
愤怒的老教授把知网告上法庭,认为其侵犯了他的“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”。
 
在中国裁判文书网,与赵德馨教授关联的转载权纠纷,共有48篇文书。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资源数据库,知网上共收录了30多万篇有关“知识产权”的文章。这个数字,现在看来显得有些讽刺。别人写文,知网“躺赢”。赵教授的案子,核心争议点在于中国知网是否有权未经许可转载作者的论文。
知网的运营方声称,学者在发表论文时,“已与期刊签订协议,授权转载,因此,知网的行为不构成侵权”。然而,法院认为期刊单方面的稿约声明,仅仅是授权“期刊之间的转载或摘编”,不足以证明从作者处取得了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及转授权。近两年,赵教授继续与擅自收录其论文的数据库
打起了官司,获赔金额高达70万元。知网表示会下架他的所有文章,“以后不会再收录”。
 
现在知网已经找不到赵教授的论文了。然而输了官司就下架,知网的行为让人愤懑不平,知网没有反思,没有道歉,仅仅是下架文章敷衍了事。《人民日报》近50场官司的坚持,对于赵教授来说,不只是为了稿费,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。自己辛辛苦苦写的论文,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平台拿去谋利,其他人想看,得先向平台缴费,而作者分不到一分钱。甚至作者查看自己的文章还要缴费。我是知识的创作者,而你(知网)是帮助我传播的。你拿着我创造的知识去赚钱,你至少应该依理依法。”赵教授的遭遇绝非孤例。天眼查显示,中国知网运营方陷入的司法纠纷共1534起,其中著作权所属、侵权纠纷近800起,侵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562起。
 
 

 
但更可悲的是,就算是依法收录论文,知网仍然能赚得盆满钵满。知网官方公布的稿酬标准显示,一篇博士论文,知网会一次性支付作者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,以及一张面值400元的“中国知网数据库阅读卡”。这是什么概念?博士学位论文,一般要求至少3万字以上,文科专业论文甚至会超过10万字,却只有100元稿费。400元的“中国知网数据库阅读卡”也需要在知网上面使用消费。下载一篇博士论文,平台会收取25元的费用。可下载所带来的收入,根本不会与作者分红, 知网是妥妥的稳赚不亏啊!!
 
知网与学者之间的关系,本应是知识的传播者与创造者。不生产任何知识的中国知网,却靠着侵犯万千学者的知识产权,躺着就能实现暴利。2019年,翟天临那一问“知网是什么东西啊?”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。国内博士不知中国知网,宛若天方夜谭。自本科生起,只要是撰写论文、收集文献,都绕不开中国知网。在赵教授事件微博下,除了对事件本身的讨论外,也满是学生对知网的吐槽。
 
据统计,知网是各大数据库中查重收费最贵的。查重一篇万字的本科论文,知网收费198元,而维普只需30元,万方是15元。知网虽贵,学生查重却还是离不开它。这是因为知网收录了95%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,远超维普、万方,使用知网查重,显然更有保障。比查重更贵的,是下载文
章。只部分高校均有购入知网数据库,高校学生暂且感受不到下载论文的痛点。但近年来,连高校都负担不起知网的开销了是现在大。
 
2016年,武汉大学指出,十几年来,知网针对高校的报价每年涨幅在10%以上。
 
2016年1月,武汉理工大学因续订价格涨得离谱而发布停用知网通知。
 
2016年3月,北京大学发布通知,称“知网数据库涨价过高,随时可能中断服务”。
 
2018年12月,太原理工大学在其官网发布2019年暂停访问“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”的通知。
 
1999年,中国知网建立,至今已有22年的历史。
 
知网由清华大学发起创办,又名CNKI(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),意思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,其建立之初,是想要为全社会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平台如今,中国知网已成为“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”。它在网站中骄傲地宣称,其高校市场的占有率为100%,其他主要市场的占有率为60%以上。
 
截至2017年底,CNKI拥有机构用户2万多家、个人注册用户2000多万人,全文下载量达20亿篇次/年,网站同时在线用户超过15万人。
 
然而,知网并没有因其体量的增长,而意识到自己所背负的社会责任。相反,学者们夜而忘寐创造出的学术成果,变成了知网这个“中间商”谋利的工具。
 
稿费低而下载贵、查重费用高昂、随意侵犯作者著作权与传播权,知网的一个个槽点,归根到底,是它在国内学术资源的垄断地位给了它肆意妄为的“底气”。
 
“央视网评”指出更令人寒心的事实:中国知网正在依靠其支配性地位,逐渐完成“借鸡生蛋”的商业闭环。
 
大学、期刊想要使用其数据库,先得乖乖交出学生和作者的论文授权。
 
而硕士、博士在提交毕业论文时,必须签订《论文使用授权书》;学者想要在期刊上发表文章,也会被要求授权中国知网使用。
 
这简直是霸王条款,想要发表中文论文,没有人能绕开知网这一平台。
 
收割学生,侵权作者,知网靠做中间商,收获一年上亿元的净利润。
 
在2016年至2017年,知网毛利率维持在60%左右。尽管中间因投资失败出现亏损,2020年,知网的净利润也在1.2亿元以上,毛利率达21.92%。
 
重盈利而轻责任,本以学术共享为目标的中国知网,在一家独大之后,却在学术交流间筑起高高的壁垒。
 
学术之地,本应是现实功名利禄之外象牙塔一般的存在,而知网,却让这个本该飘满墨香的地方,散发着铜臭。学术应当自由地屹立于现实之外,免受资本洪流的侵蚀,而知网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,高校学生没有办法不使用知网带来的“霸权主义”,目前在这一领域知网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,专业的论文在这里被当成完全的私人品,完全按照市场的方式定价,所以中国知网才仗着卖方市场任意定价。

 
 
相关文章:
(1)中国知网为何能垄断各大高校?为何学校又“忍气吞声”步步妥协?
(2)深度解读,知网究竟背后有何秘密
(3)中国知网是外资? 赵德馨事件回应  
(4)知网为何敢如此定价 
(5)记者深度调查知网背后的故事 
(6)北大都要停用的中国知网,被老教授起诉了!
(7)躺赚的知网被“硬刚”后的后续?
(8)苹果手机利润竟没有知网赚的多?
(9)知网年入11亿毛利率超近54%?如何看待知网的盈利模式?  

知网论文查重宝典(就为了你 www.9wln.com) 官方认证:沪ICP备16041805号-3版权所有:上海尔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XML地图 网站sitemap地图